染色机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染色机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机械-绿色食品的绿色包装现状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1-10-25 20:44:35 阅读: 来源:染色机厂家

我国的绿色食品生产最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绿色食品消费已成为1种趋势,但是与之极不调和的是,许多绿色食品却没有相应的绿色包装,相当比例的食品至今仍在使用1次性发泡塑料托盘、透明的塑料包装膜或聚氯乙烯塑料包装袋进行包装。由于各方面的缘由,对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包装没有统1的要求,大部分绿色食品没有采取绿色包装,有些乃至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做包装。绿色包装已成为发达国家制止我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挡箭牌,因此,在我国包装行业推行“绿色包装”势在必行。据相干专家预测,未来10 年内绿色食品将主导全球市场,良好的绿色包装是绿色食品通行证,它对塑造绿色食品品牌,确保绿色食品质量有侧重要的现实意义。1  概念“绿色食品”是指遵照生态经济规律和可延续发展原则,依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良好、营养类食品。它分为A 级和AA 级。A 级绿色食品指在生产进程中使用限量化学肥料,其中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不超过1定的量,对身体无害;AA 级绿色食品绝对不使用任何化学制品和添加剂。绿色食品与1般食品相比,具有3个特点:(1) 强调产品出自最好生态环境:绿色食品生产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是具有生态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2) 对产品实行全进程的质量控制:绿色食品生产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和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和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蕴藏、销售控制,以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全部生产进程的技术含量。(3) 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绿色食品标志是质量证明商标,属知识产权范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绿色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可促进可延续发展的包装,绿色包装符合“4R + 1D”原则房屋拆迁补偿最新标准,即低消耗、开发新绿色材料、再利用、再循环和可降解。2  现状2.1  没有统1要求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绿色食品没有采取绿色包装,有的绿色食品包装不符合通用的标准,乃至使用了1些有毒、有害物质作为包装材料,相当部分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对外包装的要求仅仅停留在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上。2.2  纸质包装现象普遍比如艳服牛奶的纸盒(纸杯) 大量使用了增白的纸张,增白纸张在生产进程中多数经过了荧光增白剂的处理,而荧光增白剂是1种致癌活性很强的化学物质,它虽然能起到漂白纤维的作用,但对人和动物有着很大的毒害作用。2.3  印刷油墨污染严重很多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喜欢用彩色包装纸包装食品,造成了彩色油墨与食品接触的机会;另外,部分高级食品采取了锡纸包装,部分锡纸中的铅含量超过了卫生允许指标,而铅是公认的造成急性、慢性重金属中毒的“杀手”。因此,纸质包装其实不意味着采取了“绿色包装”。2.4  塑料包装袋比较多聚氯乙烯是1种常常使用的塑料,但在其生产中使用了添加剂,如以邻苯2甲酸2丁酯作增塑剂,用这类材料包装食品,就会导致慢性铅中毒;聚氯乙烯制品在高温时还会释放出氯化氢等有毒气体。因此添加了增塑剂和防老剂的塑料制品不合适做绿色食品的包装。3  种类与选择绿色包装材料是指在生产、使用、报废及回收处理再利用进程中,能节俭资源和能源,废弃后能迅速自然降解或再利用,不会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来源广泛、耗能低、易回收且再生循环利用率高的材料或材料制品。当以绿色包装材料作为食品包装材料时,则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但要满足包装的基本功能(保护性、方便性) ,还要对人体无害或具有1定的保健作用城市房子能强拆吗。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用于绿色食品的绿色包装材料种类也越来越多。按其组分和来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3.1  可降解材料可降解材料是指在特定时间内造成性能损失的特定环境下,化学结构产生变化的1种塑料。它可以在使用后被微生物或紫外线降解和还原,终究以无毒情势回归大自然,可降解材料根据其生成的机理又可分为下面几种类型:3.1.1  生物降解材料 目前已使用的主要是指完全生物降解材料,它主要采取淀粉等天然高分子材料为原料,比如利用麦秸、稻草、蔗糖生产的可降解餐盒就是典型的绿色包装,但是它的高价位抑制了它在食品行业的利用。3.1.2  光降解材料 聚酮材料是光降解材料的代表,比如1氧化碳和单1烯烃的交替共聚物,再添加其它烯烃和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类等作为第3组分构成的3元共聚物,是食品和饮料很好的包装材料。3.1.3  生物分裂塑料 生物分裂塑料是现有塑料与生物可降解大分子共存而制成的1类不完全生物分解性材料。目前,以淀粉为主要原料研制的可降解食品包装袋早已投放市场,以低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填充经过特殊处理的玉米淀粉和其它辅助材料制成的包装薄膜,也已广泛用于肉类、豆制品和其它食品的包装。3.2  可食性包装可食性包装是指当包装功能实现后,即将成为“废弃物”时,使它转变成1种食用原料,这类可实现包装功能转型的特殊包装即为可食包装。比如:美国克雷姆逊大学研制的谷类薄膜,以玉米、大豆、小麦为原料,提取的植物蛋白质加工成薄膜,既能保持水分,又具有较好的防潮隔氧能力,还有1定的抗菌性,适用于香肠等食品的包装,使用后可供家禽食用或作肥料。3.3  可回收再利用的包装材料包装材料的重复使用和再生是保护环境,促进包装材料再循环的有效方法,像啤酒、饮料、酱油等包装所采取的玻璃瓶可以反复使用,如瑞典等国家规定聚酯PET 饮料瓶和PC奶瓶的重复再用次数达20 次以上;荷兰Wellam 公司与美国Johnson 公司都对PET 瓶进行100 %的回收。在美国和日本,包装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已构成产业化、商品化。3.4  纸质包装纸质包装是当前国际流行的“绿色包装”。由于纸质包装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植物纤维素,易被微生物分解,减少了处理包装废弃物的本钱;而且纸质包装的原材料丰富易得。纸质包装被广泛用于替换金属易拉罐艳服各种液体饮料、食品、牛奶等,例如,瑞典开发出的“利乐砖”无菌保鲜纸盒包装,内藏食品无需冷藏即可保鲜6 个月,该包装回收利用后可以用来制作家俱、装璜材料,这类无菌“利乐砖”保鲜纸盒包装已成为欧洲液体食品包装的主流。3.5  其它包装材料我国的竹林面积居世界首位,竹类包装具有资源广、无毒无污染、可回收的特点,符合绿色包装材料的选择原则,因此在我国,进1步拓宽竹类包装的使用范围与领域具有深远的意义。4  对策4.1  制定和完善法规通过有关法规的制定和对广大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教育和引导,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绿色包装可以改进人类的生存环境,以确保绿色包装行业的健康、延续发展。4.2  加强对新型材料的研究大力推行现代包装新技术取代传统包装工艺是确保取得绿色包装的有效方法。例如,采取电子分色、电子雕刻取代落后照相凹版制作工艺,避免了因腐蚀液排放而危害环境卫生。在食品包装工艺上大力推行使用公害小、污染小的“绿色”印刷材料,比如:水性油墨、水性上光油等水性印刷材料,有侧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采取壳聚糖可食性包装膜作为食品包装材料解决了食品包装废弃物与环保之间的矛盾,可用于糖果、果脯、蛋糕、月饼等的保鲜。而玉米蛋白质包装膜适用于油脂较重、渗透性强的高油脂食品包装和作为快餐盒和其它带油食品的包装内层。4.3  积极引进、吸收国外成熟技术对绿色食品进行适度包装,积极推行“无包装”、“减包装”及局部包装。发达国家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就对包装提出了限制性标准,通过了1系列法律法规。美国颁布了《包装和包装废弃物限制法》,日本颁布了《商品礼盒包装适当化纲领》,还有1些国家明确规定了包装费用应控制在商品价格的15 %以内。尽量使用同1材料,减少材料种类。尽量使用同1材料进行设计,不是限制包装设计的多样性,而主要是出于方便回收的考虑。采取可拆卸化、易紧缩、折叠的设计。在设计包装物的结构时,应考虑可拆卸、易紧缩、易折叠,使之更便于运输和回收。建立先进的回收系统,从而做到节俭能源与资源。目前,对包装废弃物回收较好的是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其回收率已达83 % ,而我国的回收利用率不足10 %。4.4  加强设计辨认绿色包装与绿色食品密不可分,绿色包装在对绿色食品的包装进程中不但是对材料、功能的要求,同时对包装外观的辨认也有明确规定。环保部门对绿色包装的外观要求必须是“5位1体”:绿色食品(环境标志) 、绿色食品字样、编码、防伪激光标签和认证单位。消费者在购买绿色食品时根据其外包装上的上述5 项标准即可肯定所购商品是否是为真实的绿色商品。 信息来源:上海包装